为了提高生猪养殖效率、节约资源、解决养殖污染的问题,我们经过多年研究探索和反复实验,创新性的总结出了“种养结合、农牧互补、生态循环”生产模式,这种模式就叫做“百亩田、千头猪”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发展模式。该模式根据农作物土地消纳畜禽粪便的能力,以100-200亩农田为单元建一条饲养1000头生猪育肥生产线(综合种植菜、林、果需100亩为单元;单纯种植粮食作物需200亩为单元)。
在建设过程中,猪舍顶采用塑料大棚结构,春夏秋季节采用自然通风,冬季采用日光增温,降低能耗;猪舍下挖1.4米,冬暖夏凉,四季温差较小,适宜猪群生长;舍内采用水泥漏缝地板,并安装自动上料系统及饮水系统,最大限度减少饲养员的劳动强度。积粪发酵池采用防渗漏处理,用塑料棚封闭,利用太阳能增温,自然发酵,发酵一定时间后,就近向周边的农作物灌溉。
百亩田、千头猪”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发展模式有五大优势:
一是农牧紧密结合。“百亩田、千头猪”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发展模式生产线地处大田中间,粪污就地利用,既解决了养殖业的污染问题,又改善了土壤团粒结构,增强了土地肥力,提高了农产品品质。
二是土地产出效率高。“百亩田、千头猪”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发展模式产值约是单纯种粮产值的10倍以上。
三是建设成本低。“百亩田、千头猪”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发展模式生产线每条投资约35-40万元,造价是同等规模猪场的三分之一,可复制、可推广、可持续。
四是生产环境优。猪舍位于大田中间,空气流通好,空气质量优;采用入地面下沉式大棚结构,温度稳定,生猪生长快。
五是易于恢复地貌。“百亩田、千头猪”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发展模式生产线地下建筑简单,土方就近堆放,改变用途时,易于恢复原貌。
该模式每条线年饲养2.4批,年利润50万元。目前,全市已启动实施了“51533”工程(5年内建设1500条生产线,出栏30万头生猪,配套30万亩生态粮田)。
本文链接:http://pds.lx.yn15.com/content/?26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