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脱贫攻坚过程中,平顶山积极推进被形象地称为“千头线”的“百亩千头生态方”,促进种养结合,发展生态循环农业,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。
这几天,宝丰县商酒务镇户庄村的50户贫困户格外高兴,他们参加当地龙头企业带动的“千头线”项目刚刚分了红,一人领到了3000块。
所谓“千头线”,就是以100亩农田为单位,配套建设一条占地3亩、每批出栏1000头猪的生产线,将生猪粪便就地消纳变成“有机肥”反哺农田,将饲料粮就地加工变成“有机粮”。这种新的产业模式,投资小、见效快,绿色环保。
河南康龙实业集团总经理 张国民:单独种粮食,100亩产值量在17万,与“千头线”结合起来,它的产值是400万。
目前宝丰已经建成“千头线”30条,为了让“千头线”发挥最大的产业效益,当地还创新产业扶贫模式,为贫困户制定了不同的脱贫套餐。选择入股分红的,每条“千头线”以20户贫困户为单位,每户贷款5万元参股建设,贷款由公司偿还,每户每年都能通过生猪销售分红。
宝丰县肖旗乡朱洼村村民 张红英:我今年入股了“千头线”,刚刚拿到了4千块钱的分红,还不用去参与生产,还能腾出时间干点别的啥,能增加家庭的收入。
对于没有入股的贫困户,按照每条“千头线”带动40人的标准,企业为他们免费提供50棵核桃树苗,贫困户代管护理每年每棵核桃树收25-30元的看护费,三年后,核桃结果,公司全部收购,卖核桃的钱,贫困户和公司分成。
河南省康龙实业集团董事长 王世杰:像核桃树苗,基本上4年之后每棵核桃树收入80到100块钱,每个贫困户种50棵核桃,一年能收入5000块钱,如果第六年以后,核桃进入丰产期,每棵核桃收入在200块钱左右,每个贫困户可收入1万块钱以上。通过这样的模式让贫困户真正实现从输血变造血。
此外,部分贫困户还可以在公司接受技术培训,在养猪场打工挣钱。贫困户周帅甫,以前在工地、饭馆干杂活,收入很不稳定。培训了三个月后,他成为了“千头线”的饲养员,每个月有三千多块的工资。
贫困户 周帅甫:就是想在这里多干几年,攒点钱,成家立业。
目前“千头线”产业扶贫模式已经在平顶山鲁山县、叶县、宝丰县陆续推广,全市累计建成“千头线”192条,在建105条,带动贫困人口17448人,人均增收超过3000元。
平顶山市农业局局长 杨四震:这种模式有利于促进农业的绿色发展,促进农产品质量的提高,有利于促进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,有利于带动贫困户持续增收,目前我们市里已经做出计划,发展到一千五百条用于带动贫困户增收。